三種參與方式 全運會閉幕,馬術項目共6 塊金牌各有所歸,但熱鬧褪盡,卻讓人不得不有所思??偨Y起來,此次馬術隊伍中,老牌勁旅有之,新興團體有之,憑借個人實力組團參賽者有之,各顯其能,各盡其職,算得上是一場視覺盛宴。這三種不同的參與方式也十分有看點,進而可以擴展成對中國馬術現狀的一種剖析,在此粗淺地做一分析。 首先,具有實力的專業(yè)馬術隊是這次爭奪金牌的強勁主力,他們是有著國家專項體育資金支持的省市級馬術隊伍,在馬匹和騎手的挑選培養(yǎng)上占有很大的優(yōu)勢,并且,有經驗豐富的團隊,有能力聘請國外高水平的教練,有機會到國外接受馬術訓練。當然這種經費的支持,也與他們曾經取得的成績和當地政府對馬術運動的關注有直接的關系。騎手們在這種環(huán)境中日積月累,具有高水準的騎術和參加各種比賽的經驗也就毋庸置疑了。只是,在這種條件限制下,難免會有各種壓力存在。如內蒙古隊、新疆隊、西藏隊、廣東隊、上海隊等當屬此列。 其次,是一些代表各地方參賽的民間騎手,他們熱愛馬術,潛心苦練,雖然并未加入到第一種陣營的制度中,技術上卻可以并駕齊驅。這些騎手或從事教練工作,或在工作之余兼修騎術,或獨立成為職業(yè)騎手等,如湖北、北京、遼寧等各代表隊,這些騎手因為各自的工作條件除了要修煉技術之外,還要兼顧教學及馬場經營,對外見多識廣,對內訓練有素,雖然在訓練時間上不如專職運動員,但技術水平相差不遠。對于能代表地方團隊出戰(zhàn),心理壓力小,賽場上善于靈活多變,樂觀通達。如遼寧隊、北京隊、湖北隊等。如能代表本地馬術隊取得良好成績,這些運動員將會獲得相應的獎勵,頗似其他項目的外援部隊,合作方式靈活自如。 在今年的運動會上,最讓人振奮的是不少私人俱樂部以資助的形式代表當地迎戰(zhàn),如山西、山東代表隊,浙江代表隊等,雖然有一些是第一次參賽,無論經驗、技術還是騎手和馬匹的水平都有所欠缺,但勝在滿腔熱情。能進入全國運動會這樣的大型比賽中,足以證明他們的經營者對馬術運動的強力支持,就筆者個人意見,此種行為實在是中國馬術運動中的善舉,上級部門積極推廣并鼓勵。畢竟,民間的私人力量是發(fā)展馬術運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年喜先生曾經這樣評價:“民間力量和社會團體力量,對馬術運動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我一直在想,中國馬術運動的發(fā)展,除了原有的馬術運動隊之外,社會力量應該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們是馬術運動的‘中流砥柱’?!闭\哉斯言。 民間力量,中流砥柱 這次全國運動會馬術項目的重中之重,便是馬匹,其中很大一批馬匹是由民間的馬主提供的。這個數字也由中國馬術協(xié)會做了統(tǒng)計。在場地障礙、盛裝舞步和三項賽這3 個分項中,團體和個人加起來共有6 個小項,共有26 支/ 次代表隊參賽(如廣東隊參加了場地障礙、盛裝舞步及三項賽這三個項目,便算3 支隊伍),這其中俱樂部代表省市參加的有11 個,幾乎占了一半。84 名騎手里面,俱樂部的騎手幾乎占到25%。參賽馬匹共92 匹,馬主提供的馬匹則占到68 匹,足有三分之二還多;許多省市代表隊的參賽騎手,也是來自俱樂部或者社會的騎手,他們的成績要占到總騎手成績的三分之一。社會馬主對馬術項目的支持實在值得贊揚和敬佩。 這些馬主們,花了高昂的價格買回馬匹,請人飼喂護理,還要給馬匹釘蹄,請獸醫(yī),請蕁麻師調教馬匹,然后提供給騎手騎乘比賽,他們沒有要求回報,自愿自覺,并以積極熱情的態(tài)度投入到這項運動中去。國內許多高水平的馬匹都是私人馬主和民間俱樂部購回國內的,包括一些省市運動隊中的馬匹,也有通過民間提供的。中國馬術運動的發(fā)展與我們社會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對于中國的馬主和馬術愛好者來說,他們的貢獻確實該大力褒獎。 馬術運動不能只憑一時成績定論高低,在提高個人水平的同時,我們的馬術整體水平也在提高。政府職能部門組織了一些賽事,搭建了平臺,這些馬主(其中包括很多青少年馬主)前來參賽,彼此交流,一些有識之士還會利用這個平臺,組織各種國際間的賽事,請進國外騎手同場競技,比如這幾年轟轟烈烈的“鳥巢大師賽”、連續(xù)舉辦8 年的“西塢大獎賽”、“FEI世界杯挑戰(zhàn)賽中國站”等,為不方便走出國門交流的愛好者們打開了另一個交流學習的空間。而事實上,這種由民間力量支持馬術運動的形式,在國外早已是成熟模式。 借鑒與結合 國外的成熟模式,簡單來講,全國或者國家間的各種賽事,馬匹提供者都是馬主,他們與騎手之間緊密合作,購進可調教馬匹,經過騎手的訓練、參賽,提升馬匹水平,再銷售給有需求的客戶,這一套環(huán)節(jié)中,馬主顯然是馬術運動最重要的一環(huán)。國外寬松的進出口環(huán)境,讓馬匹交流方面非常順暢和頻繁;更為頻繁的是眾多等級分明的賽事,適合不同技能的馬匹和騎手,而且,嚴格準確的積分制讓騎手們有更多的選擇訓練不同馬匹的能力,進而將整條產業(yè)鏈順利運轉。 除此之外,還有眾多馬術比賽的贊助商,他們把握觀眾人群,將馬術運動與品牌形象連接起來,提升自己的同時也給予馬術運動諸多支援??梢哉f馬術運動是所有項目中最社會化的、最符合體育本質的一個項目。 全運會以及國內近幾年涌現出的各個重大賽事,都對馬術產業(yè)產生了必然的聯系和推動,從經濟效益上看,為產業(yè)每個環(huán)節(jié)提供了大量的輸出和輸入,無論是各省市的馬術投入,還是民間的企業(yè)和個人,他們的投資是投向整個馬術行業(yè)的,馬術競技資源和周邊產業(yè)同時也得到了資助和加強;從體育推廣上講,在現有的體制下,從國務院到體育總局對體育的支持是非常大的,逐漸重視馬術項目的發(fā)展,各省市地方成立專業(yè)的馬術隊伍,以前沒有馬術專業(yè)隊的地方也開始成立當地馬術協(xié)會,并開展各種馬術活動、馬文化節(jié)等。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結合國情,穩(wěn)步發(fā)展。專業(yè)隊在今后逐步走向市場化,是不可避免的,但與歐洲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措東在采訪中提到魯德格·比爾鮑姆的馬場,他們與現在的贊助商合作了20 年。這種合作是技術和人的信任,什么樣的馬匹,該怎樣調教,到什么樣的水平可以出售,這些都是有一套很成型的方案和執(zhí)行標準的,這就需要與馬主之間建立一種彼此信任的合作關系。我們目前的基礎還比較薄弱,這就需要在不斷的發(fā)展中摸索,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常在國外學習的騎手都表示,國內要發(fā)展,不能從一個地方尋找方法,要開放一些,要符合自己的條件,有的時候走的太快也不行。經過這次比賽,我們的外援教練普遍表示騎手們的基本功比起4 年前好太多了,雖然有些騎手還不到打這個級別的比賽的水平。再有,就是有些運動員的心理負擔過重,要知道,在馬術運動場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只有全然信任馬匹,同時也讓馬匹信任騎手,才能通力協(xié)作。 中國的馬匹保有量在不斷上升,而且很迅速,除了從事各種競技運動之外,也有些是為了繁育和休閑騎乘等,這些馬匹的作用不盡相同,但馬匹的需求會越來越大,相應馬匹的飼料飼草、繁育、競技訓練、建設基地俱樂部、各種專項人才的培養(yǎng),獸醫(yī)釘蹄師、教練員,管理人員等,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在這里,就不得不提我們現有的檢驗檢疫制度,中國目前的檢驗制度,尚不足以作國際間的馬術交流,推進檢驗檢疫,打開國門的同時也能讓國內的騎手和馬匹走出去,是需要積極推進的頭等大事。 每一場賽事都是經驗的積累,在這次的采訪中,許多馬界人士都極其認可賽事的重要性,人與馬的不斷磨合才能造就高質量的競技項目,舉國參與的運動會正是極好的推廣機會。馬術文化的推廣,賽事的組織和執(zhí)行,國際規(guī)則的普及以及觀眾的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都可在一場比賽中得到極大的鍛煉。國內馬術賽事日益增多,頗得馬界人士贊譽,中央電視臺著名體育主持人蔡猛老師曾不斷地在各種賽事中呼吁中國的有識之士加入到馬術運動的陣營中來,共同開創(chuàng)馬術事業(yè),發(fā)展馬術運動。很欣喜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關注馬術比賽和各種馬術活動,也有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加入到這個運動中,幾乎沒有人懷疑,中國的馬術事業(yè)將繼續(xù)前進,遇到的坎坷和彎路并不可怕,積極跨越它們是向上的正能量! 文/煥川 |
©2011-2025 馬術在線 (京ICP備11042383號-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