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恨的就是飛機座椅設(shè)計師,一萬多塊錢的機票就給客人幼兒園中班用的一個小板凳兒。還非說結(jié)實!高空掉下來,人散架了,板凳兒卻沒事兒!哪兒說理去!可即便如此,浪李飛、紅羽(踝骨骨折仍未康復(fù))、冷哥、易姐和我還是忍了!為什么?為了那更遠(yuǎn)的遠(yuǎn)山! 操著半生不熟的英語,跟著不講中文的 GPS,驅(qū)車 5 個多小時,拐彎抹角,爬山越嶺,終于在天黑前,我們趕到了 Bridgeport,優(yōu)山美地維吉尼亞湖區(qū)山下的旅游小鎮(zhèn)。開始了我們美國西部群山騎馬穿越的難忘旅程。 優(yōu)山美地的山,絕對可以稱得上“雄奇”。山北坡的積雪,盛夏時分仍然有 1 米多厚。8 匹騾子 2 匹夸特組成的馱隊,馱著我們?nèi)斓慕o養(yǎng),由老牛仔比爾和小牛仔本引導(dǎo)著先行出發(fā)。琳德西和凱米莉兩位女牛仔帶著我們一行五個中國馬友,向著那雄奇的優(yōu)山美地腹地進(jìn)發(fā)。 馬,都是典型的美國馬,夸特馬、美國野馬、美國花馬、阿帕盧薩馬,再搭配我們五顏六色的服裝,花花綠綠,一字長蛇地蜿蜒在色彩更加繽紛絢麗的大山之中。景色真是美得令人驚奇,即使第二次來的我,仍然義無反顧地迷醉在秀麗的山色之中。山,因水而頓生靈氣。易姐不住口地驚嘆著一汪汪碧藍(lán)清澈的高山小湖,驚嘆著湖中倒映出來的峻拔山勢。高山冷溪浸潤著我們的馬蹄,原始森林中參天的大樹和我們擦肩而過,而雪崩造成的巨樹墳場和堅實厚硬的皚皚積雪更是將美國西部的感覺推到全體隊員的眼前,強烈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 不知不覺,胯下馬傾斜的角度越來越大,馬蹄下的路越來越窄,巨石、斷木、陡坡,都告訴我們,山勢更加險峻了。說笑漸漸消失,靜靜的原始森林里,只有踏在碎石上發(fā)出的節(jié)奏清晰但單調(diào)的馬蹄聲。景色隨著馬背的起伏不斷地變換著,時而穿行在茂密的森林中,時而攀爬于陡峭的石壁上,時而陽光透過樹冠一縷縷地投射在前面隊員的肩背,時而轉(zhuǎn)過一處山角,眼前豁然開朗,人馬已在群山之巔。 但是,疲憊與緊張的情緒已經(jīng)慢慢取代了欣賞山色的愜意,大家抬頭看到的更多是前面隊員坐騎的腹部,甚至有時好像馬蹄就踏著你的頭頂走過。低頭,除了陡坡,真的可以看到后面隊員頭發(fā)里有沒有頭皮屑。 一邊想著自己是不是也需要海飛絲,我一邊注意觀察女牛仔琳德西的騎姿。沒有前仰后合,永遠(yuǎn)保持身體的垂直,不要前踹,不要后坐,三點騎乘在鞍子的最深處,沒有刻意控馬(琳德西騎的是騾子,這里應(yīng)該是控騾),但更不會撒手不控韁,也完全沒有必要脫蹬,穩(wěn)定的手和腿、平和的騎坐、放松的心情、自然的身體,胯下的馬不會受到不必要的干擾,不會有混亂的信號傳達(dá),再險的路,信任你的馬,也讓你的馬信任你。萬丈高山中,則如履平地,陡峭石壁上,亦可放飛思緒,任眼前崇山峻嶺,身后層巒疊嶂! 16 英里,我們用了6個小時,那一座座險峻的山峰被我們拋在身后,那一條條蛇行小道印證了我們的行程,45 度的陡坡、積雪下的礫石、冰冷的山溪、光滑的峭壁,掛在眉尖顧不上擦去的汗珠、緊握樁頭發(fā)白的手指以及踩在鐙中刺痛的腳踝,這一切都告訴我們,這短短的 16 英里,真的并不容易。這短短的 16 英里,對于我們是一次野外騎乘的能力考驗,更是一次戶外運動的深刻體會。 營地的秀美景色漸漸平緩了剛才路途中的緊張疲憊,面對著清澈的湖水中倒映出的婆娑樹影,坐在如茵的草地上,烤著千年松木點起的篝火,喝著產(chǎn)自 napa 酒鄉(xiāng)的干紅,遠(yuǎn)山之巔被夕陽鍍成金色。靜謐中,沒有七嘴八舌的交談,每個人都靜靜地注視著有條不紊工作著的牛仔,大家在想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次旅行對于每個隊員都將是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 不多想了,現(xiàn)在,山風(fēng)正拂過面龐,讓我把心靈放飛在北美大西部的萬千高山之巔吧。 文、圖 / 安濤 |
©2011-2025 馬術(shù)在線 (京ICP備11042383號-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