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手應完全理解經常用到的術語,“內方”“外方”等。當馬匹向右側行進時,術語“內方”是指馬體的右側,“外方”是指馬體的左側。騎手要求馬匹向內側屈撓,身體沿著曲線移動。如果圈程很大,馬匹的屈撓是輕微的;當圈程縮小時,屈撓明顯變大。同樣的,馬匹必須朝向轉彎的方向屈撓。 內外方韁,內外方腿的輔助是經常用到的術語,騎手必須很清晰的理解這些術語,就像區(qū)分左、右一樣清楚。當馬匹向右側行進時,即使馬匹沿長長的直直的場地為行進同樣被看作是“在右側韁上”行進,馬匹的右側就是內方。內方腿在肚帶處,增大壓力使馬屈撓。輕輕給一點”拿~給“內方韁,使馬匹柔軟的向內側屈撓。外方韁足很重要的,它支持內方韁的工作。適度的聯(lián)系防止馬的頸部過分向內側屈撓。必要時外方腳向后靠一下,控制馬匹的后軀向外甩出。 理論上講,馬匹應當接受比內方更穩(wěn)定的外方韁接觸。當它進步時,騎手才會更充分理解外方韁的價值。 文/Joni Bentley,圖/Carole Vincer,譯/天星調良國際馬術俱樂部教練組 |
©2011-2025 馬術在線 (京ICP備11042383號-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